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美食之旅】香港 味道 美食展覽(上) Taste of Hong Kong



 ▲ 歡迎按讚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體驗料理的趣味與美味!



 寒假結束新馬泰美食學習之旅後,對旅途非常難忘,認識不同國家料理文化的同時,飲食習慣與方式更是瞭解一個地區風俗民情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這次看到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的香港味道美食藝術展覽,馬上就前往參觀,本來以為免費展覽可能都會有很濃厚的商業宣傳氣息,例如發一堆令人不知如何是好的廣告傳單,不過參觀完確定是自己多慮了XD 雖然展場不大,但可以感受到主辦單位策展的巧思與用心,喜歡研究美食的朋友可以花時間前往參觀。木不子逛完,也決定把香港列入日後美食學習之旅的景點之一:) 沒空前往的朋友繼續往下在網路上觀展吧XD

前往展場的路上就可以看到相關的旗子與展示。



  一進到展場會先看到香港美食資料手冊區,紙本資料提供了三本手冊,對於想要進行想港美食之旅的朋友十分實用,更多手冊的介紹請參考【香港美食之旅】香港味道 美食展覽(下)


  除了紙本資料,展場也放了幾台平版提供電子書刊資料閱讀。



【美食藝術創作】

由藝術家朱芳毅以蒸籠為容器,盛裝一道道港式美食,色香味俱全是美食的重要元素,創作者大膽地將顏色抽離,我們僅能透過外型來猜測,這樣的美食體驗十分特別。猜不出來不用緊張,因為展覽會場有貼心的工作人員隨時為大家解惑。
以下圖片大家一起來猜猜看。美食名單提示:燒賣、蟹腳、小籠包、叉燒包、菠蘿油、河粉、鳳爪、蝦餃、燒鴨、蛋塔、魚蛋











【粥粉麵飯影音錄像區】

影片畫質與內容都很好,看完對料理者的堅持與用心十分讚嘆!順手抄了一些筆記,影片速度很快,只摘錄了一小部分,分享給大家。
影片筆記:
許多老店早上三四點就起來熬粥,代代相傳就為了守住對那一鍋粥的堅持。

影片筆記:
魚丸師傅說:要讓吃飯的人開心,收錢的人開心,就要付出。

影片筆記:
竹昇麵是一種用竹竿壓製的麵條,以鴨蛋和麵粉為主材料,鴨蛋顏色較深,味道也較香。壓製好的竹昇麵最好在四個小時內煮食,口感最加。

用機器壓麵速度快,但容易讓麵條死筋,人工壓麵費工夫,但有獨特不可取代的地方。
一碗好麵必須有三好:打麵好、湯好、煮麵好。

影片筆記:
煲仔飯好吃秘訣,上桌後,先打開過蓋淋上醬油,蓋上鍋蓋再燜兩分鐘,接著開蓋將醬油與飯拌勻即可享用。
香港人吃燒肉加芥末,除非客人要求,否則一般不提供醬油。
好吃的燒肉皮要脆、油脂不能太厚、肉不能太硬太老。一定要選用瘦肥相間的肉才能做出好吃的燒肉。
梅花肉脂肪太少,選用肥瘦層次分明的豬腩(五花肉)來做燒肉最適合。
肉皮抹鹽後用針扎洞,可以協助入味。


【互動投影區】
點選桌上的菜單,盤中就會投影出對應的料理。


【港式飲茶餐廳特色用語】
前往香港進行美食之旅必備的特色用語學習。

展覽時間到4/7號截止,有打算去香港旅行的朋友可以參考:D
展覽細節網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焦糖做法-焦糖做法與常見的5個問題

焦糖做法常見的5個問題Q&A:焦糖做法常見問答彙整 Q:煮焦糖有幾種方法? A:焦糖做法分兩種,乾式加熱與濕式加熱,都可以做出美味的焦糖,濕式加熱先加水把糖融化,讓加熱效果更均勻,但須留意如果有殘留未溶解的砂糖,也可能會發生反砂的現象。 丙級烘焙焦糖布丁的焦糖糖漿食譜 ,採乾式加熱,再加入熱水,扮成焦糖糖漿。 焦糖爆米花食譜的焦糖 ,採濕式加熱,糖與水先混合再加熱的方法。 Q:焦糖做法如果要加水溶解糖,再一起共煮,糖與水是否有固定比例? A:一般焦糖做法中,水的用量大多是糖重量的1/3~1/4,先用水份將砂糖用成濕砂狀態。提高水分用量,水分蒸發時間會拉長;用量過低,則容易發生殘留未溶解砂糖。 木不子建議初學者, 可提高水分用量讓砂糖徹底沾濕(超過重量砂糖重量1/3的比例也行) ,如此可避免未吸水的砂糖顆粒引起反砂;當然,提高水分用量的代價,就是要花費更長的時間烹煮,但是失敗率也相對下降。

馬鈴薯-為什麼馬鈴薯料理吃起來苦苦麻麻的?

【馬鈴薯】為什麼馬鈴薯料理吃起來苦苦麻麻的? 馬鈴薯料理很好吃,但吃到讓舌頭發苦發麻的馬鈴薯料理,很掃興!不管是馬鈴薯燉肉、馬鈴薯沙拉還是馬鈴薯泥,馬鈴薯發苦就是一件恐怖的事。 在哈洛德‧馬基的食物與廚藝書中,木不子理解了馬鈴薯發苦的原因,可以作為避免馬鈴薯地雷的方法,馬鈴薯控必備廚房知識! ◆ 馬鈴薯有苦味正常嗎? 正常。馬鈴薯以含有大量茄鹼(又稱龍葵鹼)與卡茄鹼著稱,兩者都是帶苦味的有讀生物鹼,因此馬鈴薯嘗起來,其實帶有一絲苦味,當生物鹼含量越多, 苦味也就越強。 ◆ 什麼樣的情況下馬鈴薯的苦味會變明顯? 光線的曝曬容易讓生物鹼含量增加,苦味也會變得明顯。由於光線同時有助於形成葉綠素,因此 當馬鈴薯外觀泛綠,有可能就是生物鹼含量超標的跡象。 此外在壓力環境下生長與光線曝曬環境,都可能引起生物鹼含量倍增,甚至到正常量(每100公克馬鈴薯含2~15毫克生物鹼)的三倍。 (書中提到的壓力環境下生長,木不子不是很了解壓力環境的定義,歡迎有種植經驗的朋友分享。) ◆ 馬鈴薯應該如何正確儲藏? 1. 放在陰暗角落避免受光線照射持續增加生物鹼。 2. 別放進冰箱冷藏,低溫冷藏儲存過的馬鈴薯,切開後烹煮變黑的情形較常溫儲存的馬鈴薯嚴重。  2014/12/12修正,木不子誤解《食物與廚藝 蔬果、香料、穀物》  P82~85的文字意義,請大家掠過這段說法。自己的經驗是冰過的馬鈴薯煮完比較容易發黑,但是目前還找不到相關的原因。歡迎大家提供。 3. 若購買大量馬鈴薯,無法快速消耗,木不子建議可以把馬鈴薯洗淨蒸熟,接著再依據料理需求切塊或壓泥分裝,送入冷凍庫冷凍。必須注意的是,在馬鈴薯冷凍的過程,水分會與澱粉脫離,所以解凍馬鈴薯塊時馬鈴薯會出水,不同的馬鈴薯品種,出水程度不同,可依料理需求選擇;冷凍庫的幸福生活提案一書提到:將馬鈴薯壓成泥,可以改善馬鈴薯解凍後水水軟軟的狀態。木不子覺得,壓成泥的馬鈴薯依然還是會出水,只是出水後可以立即被附近的馬鈴薯泥吸收。 2014/12/12補充from Patty: 1.新鮮現採的馬鈴薯可放在陰暗角落,並蓋黑布避免受光,延緩發芽,避免增加生物鹼(龍葵鹼),可放三個月。(PS:市場販售的馬鈴薯,在篩選過成中會進行沖洗,農作物遇水容易發芽,所以無法在角落擺放三個月。...

[廚房新手] 量匙量杯與常見食材容量重量換算 酵母粉比例

最近有許多朋友詢問了有關部落格上食譜所使用的杯匙的定義,附上木不子平日所使用的量杯量匙與常用的單位換算表,祝大家烹飪愉快! 左邊是量匙依序為:1大匙(15cc) 1茶匙(5cc) 1/2茶匙(2.5cc) 1/4茶匙(1.2cc) 右邊為量杯 240cc 木不子以前在瑞典念書時由於沒有電子秤所以常常參考重量容量的換算表(見下表)。 常用材料容量重量換算表 名稱 1 小匙 (1t) 1 大匙(1T) 1 杯(1cup)   5cc 15cc 240cc 低筋麵粉 2.5g 7g 120g 高筋麵粉 3g 8g 105g 玉米粉 2g 7g 90g 杏仁粉 3g 7g 80g 太白粉 3g 9g 120g 奶粉 2.5g 7g 100g 泡打粉 3.5g 10g --------- 小蘇打粉 3g 9g --------- 塔塔粉 3.9g --------- --------- 可可粉 2g 6g 80g 乾酵母 3.3g 10g --------- 吉利丁粉 3.3g 10g 細鹽 4.3g 13g ---------- 細砂糖 4g 13g 170g 粗砂糖 4g 13g 170g 糖粉 2g 6g 100g 蜂蜜 7g 22g 290g 沙拉油 4g 14g 190g 鮮奶油 5g 15g 200g 奶油 4.5g 14g 205g 酥油 4g 13g 180g 牛奶 6g 17g 210g 煉乳 6g 17.5g 240g 優格 5g 15g 210g 清水 5g 15g 200g 可可粉 2g 6g 80g 即溶咖啡 2g 6g 70g 葡萄乾 ----- ------- 170g 引用自 Mami的魔法廚房 ...